原标题:募资近300亿港元 6年后转战港股的京东凭什么成为“吸金王”
成都市蒲江县寿安镇京东家电专卖店分店618期间开业气氛热烈,当日销售额超过30万。
京东物流廊坊亚一大件智能立库618期间启用,空调出货量暴涨300%,履约时效不降反升。
京东七鲜超市618期间门店火爆。
618期间,京东超体店里消费者在平衡车专区踊跃体验产品。
6月18日,17岁的京东即将登陆港交所,代码为9618,发行价定为每股226.00港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这距离其2014年登陆纳斯达克仅过去了6年。6年的时间,京东的交易额从约3000亿元攀升至超过2万亿元;市值从260亿美元增长至超过900亿美元。数字背后,京东战略转变折射出更多内涵。
招股书显示,京东计划募资投向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其中,“技术创新”作为关键词,诠释着京东“一家领先的技术驱动的电商公司并正转型为领先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的全新定位。随着京东香港上市的成功,以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与实体经济的合作中,已从“输血者”变为“造血者”。
从“618”看“9618”蝶变
“618”这个数字对于京东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22年前的6月18日,刘强东带着仅有的几万块钱在中关村海开市场摆下了第一节柜台;17年前的6月18日,已经转型电商的京东将这一天确定为店庆日。
从那一年的6月18日开始,京东的店庆日逐步壮大成为一场覆盖整个消费领域的全民年中购物热潮。特别是今年疫情后的特殊背景下,京东618在首日的14个小时内,成交额就同比增长了74%。
然而,从转型电商到技术立业,618也是京东17年蝶变的缩影。如果说17年前的618让人们认识并认可了电商的消费模式,那么从今年618的消费数据来看,京东已经成为以供应链为突破口,成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降本提效的“新一代基础设施”。
事实上,过去几年来,京东已经在积极利用智能供应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帮助上游制造企业洞悉市场,降低商品通路成本,从而使企业端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使消费者更便利快捷地获得品质商品和服务。
以C2M反向定制为例,今年6月1日至4日,京东C2M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2.6倍,特别是在手机、家电等3C产品线上表现突出,受益者包括惠普、海信、海尔、松下等主流厂商。与传统新品研发路径相比,京东C2M将产品需求调研时间减少了75%,新品上市周期缩短了67%,并且成功概率大大提高。
技术投入持续加码
从17年618的历史演进不难看出:京东正在从一家零售平台,向“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转型。如上所述,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技术、大数据等分析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新品和C2M反向定制产品,就是京东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中,技术所扮演的角色也从内部效率提升转向对外开放赋能。
数据显示,2019年京东体系所属上市及非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179亿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高达47.8%,充分体现了京东对于技术投入的重视。目前,京东集团研发体系的员工数突破1.8万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引入占比超80%,专利申请量超过3651件。无论从技术投入,还是从技术实力上看,京东都处于国内互联网企业的第一阵营。
同时,高技术投入占比也开始反哺京东业绩的可持续增长。对比纳斯达克上市后的财报数据,京东2014年全年营收为1150亿元,同比增幅为66%。随着2017年“技术”年的提出,财报披露的净服务收入(主要包括平台及广告收入、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等两大块)占比从2017财年的约8.4%上升到2019财年的11.5%。其中,净服务收入中的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的占比在2019年达到了35.5%,明显高于2017年的16.8%和2018年的27.0%。与此同时,京东2019年的净营收增幅仍然维持了超过20%的水平。通过技术服务“提速换挡”已经在财报中有所体现。
荣膺港股IPO吸金王
6年前,当京东把一家中国电商公司带到纳斯达克的时候,开启了京东作为中国最大零售企业的进阶之路。6年之后,刘强东为港交所带回了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商,同时为中国经济发展及转型投下了“信心票”。
6月17日早间,京东集团发布发售价及配发结果公告。公告显示,其发售价定为每股226.00港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京东在香港地区及国际发售方面均获得超额认购,其中香港联交所上市面向散户发行部分获得178.90倍的超额认购。这也意味着,京东将超越网易,成为今年港股IPO的“吸金王”。同日,京东美股站上61.28美元的历史高位,总市值突破900亿美元。
过去的3年间,京东集团仅上市公司部分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资金就超过330亿元。而赴港上市的成功也为京东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弹药”。截至目前,京东已经搭建了一套以智能云为核心的完整技术架构体系和人才队伍,技术投入同时也带动了广告营销、物流履约等取得实质性的降本增效。
不仅如此,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环境之下,京东的技术能力得到全面展现,在社会各界抗疫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疫情发生后,京东利用自身的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能力,快速发布了应急资源信息发布平台,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服务全国15000家客户,平台累计提供物资总量超过6.6亿件。
赴港上市助推京东二次腾飞
市值在变、业绩在变,京东的企业文化却仍保持初心。在京东,有一个著名的“三毛五理论”,就是如果京东有机会获取一元利润,不要全部据为己有,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正是依靠这种朴素的信念,京东改变了渠道与品牌之间的利益零和博弈关系,已成为全球2600多家超亿元品牌和数十万个商家的最大增量场。
今年年初,京东更新战略定位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就在半个月前,刘强东6000字的内部公开信讲述了京东当下的梦想:一是成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二是成为一个国际化公司,将物流、供应链和技术能力带到全世界,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京东的使命也升级为“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经历了一系列的战略、组织、文化变革之后,京东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近日透露,得益于京东不间断运营能力的保障,大量品牌、商家在京东平台取得很好的成绩。今年1-4月,京东平台上有572个品牌下单金额过亿,其中180个品牌同比增幅超过50%;有230个品牌下单金额过3亿;有151个品牌下单金额过5亿。
与此同时,A股市场也涌现出一大批“京东概念股”,他们因为与京东合作实现了新的增长,从而备受国内投资者的关注。
让人期待的是,赴美上市的6年间,京东已经从一家电商企业逐步发展为零售、物流、数科三驾马车齐驱,并孵化出健康、保险、工业品等一大批融入垂直行业的技术服务体系;从坐拥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成为技术引领发展、从而为实体经济创造红利的全新经济体。
“我相信未来5年,我们技术服务收入的增长会远远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成为我们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刘强东此前曾表示。当然,京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此次上市,对于京东而言已经不止是做大规模,而是瞄准了更大的行业和社会责任,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CIS)
免责声明: 楚天新闻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所有 楚天新闻网
唯一域名 cttidings.com
联系我们:424 332 245@qq.com